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1期(全文下载见附件)

发布者:学报编辑部发布时间:2012-02-23浏览次数:100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河南省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的问题与对策………………………………………剧�V文3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建立起包括科技支撑、人力资本支撑、资金支撑、市场支撑、组织支撑及政策支撑在内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拉动能力不强、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和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立足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造河南省现代农业政策体系;以培育产地批发市场为基础,建立河南省现代农业产品市场体系;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建和市场发育,完善河南省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河南省现代农业要素供给体系。

河南省轻工业发展的供给因素分析――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刘春兵,郝宏杰7

[摘要]运用工业增加值集中系数和区位熵两个指标对中部六省轻工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的轻工业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应当优先发展。运用现代产业发展理论分析影响河南省轻工业发展的劳动、投资、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经济政策支持等供给因素,并通过建立行业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对河南省20002009年间七大主要轻工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等因素对河南省轻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而教育、政府政策等因素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为促进河南省轻工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加快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市场的建设,促进轻工业的市场化发展;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减少对轻工企业的行政直接管制和干预,健全准入、退出、价格、质量、环保等微观规制政策,并在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上加大对轻工企业的扶持,规范并促进轻工业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发展。

・“三农”问题研究・

农民合作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性解析……………………………………………孙迪亮(13

[摘要]我国农村实行包干到户后农民处于离散状态,组织化程度较低,自我整合能力较差,分散的农户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在于促成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但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合作社之间绝非单向度的关联关系,而是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主要表现为:农民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实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合作社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奠定了人才基础,缓解了资金压力,优化了法制环境。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大势所趋。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扭  转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刘雪桃,徐婧(1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逐年扩大。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调节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足、社保水平低、资金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应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地位,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项目,拓宽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扭转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经济决定性问题…………………………………………………潘中伟(22

[摘要]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点饱受争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主要从相互作用的角度理解这一问题。但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中何以一种要素始终起决定性作用,却是无法说清的。通过对相互作用这一思维方式的认识论批判可知,当马克思说到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单向制约作用时,他是以辩证的、整体的概念方式来把握研究对象而得出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世界历史的形成,在它的视域内,“决定性”是相对于整体及其特殊性质的产生而言的。马克思所言的历史是世界历史,它的本质是人类的普遍交往,它的具体体现就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所以,经济决定性问题必须联系到马克思有关世界历史的思想来理解,它有自己的界限,决不能将其当成普遍适用的历史哲学。

马克思论资本逻辑视域中的人………………………………………………………张华东(28

[摘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逻辑占统治地位,人处于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是资本增殖的工具。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一维视角下整体的人,包括资本家和工人,因劳动异化和资本异化而沦为资本的奴隶;在价值流通领域,二维视角下资本家和工人成为买者与卖者,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使得资本家(买者)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卖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了资本增殖;在价值分配领域,三维视角下,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者之间的价值分配是按资分配和按土地分配,缺乏正义性和合理性;在价值生产领域,多维视角下分工体系中的人成了分工体系的一个个器官,通过协作和分工加速了资本增殖。要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推翻资本的统治,实现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和生命逻辑的重建。

・传播学・

从传媒语言看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短板…………………………………杨骅骁(33

[摘要]我国传媒中存在诸多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语言问题,如隐含封建思想的语言、歧视性语言、人文精神缺失的语言、暴力色彩浓重的语言、与时代特征不符的语言、恩赐民众的语言、八股式的语言等。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一些传媒工作者受陈腐思想的左右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观念壁垒;媒体的官方代表身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体制缺陷;教条化、封闭化的惯性话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语言鸿沟。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着力提高传媒人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媒体“公器”角色;加强对传媒宣传艺术的研究,创新话语方式。

利用微博构建和谐干群关系探讨………………………………………………………尹俊(38

[摘要]近年兴起的网络新工具微博,在当前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能起到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作用。但目前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缺乏相应的培训,存在微博使用不当的情况,而且开设微博的单位和领导也太少,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也极不平衡,没有起到引导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应加强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使用微博等互联网工具的管理与培训,统一地分区域或分行业开通政务微博,培养“意见领袖”,以发挥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

・法学・

论国族-国家的宪法与宗教…………………………………………………………吴礼宁(43

[摘要]国族-国家与传统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国族意识是其文化基础,世俗化是其主要走向,而宪法则是其得以建立的合法性基础。宪法是国族-国家区别于传统国家的首要标志,政教分离、宗教多元以及宗教信仰自由,则是国族-国家区别于传统国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国族-国家的形成以及现代宪法的诞生,不仅标志着现代国家政权世俗化的实现,同时标志着政教之间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在政教分离的国族-国家,宗教不再分享国家行使暴力的权力,难以凭借武力进行精神垄断并排斥其他宗教,于是宗教的多元化开始出现,宗教信仰自由才成为可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文本确认,是对传统宗教专制的一种矫枉,并反过来说明国族-国家取得了超越于宗教的政治地位和组织力量。依此剖析中国国族-国家的建构可以发现,传统中国的政治呈现出一种二元结构,即在城市,县、府以上实行的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科层制,而在乡村则是靠宗法进行治理的宗法政治,政教之间存在交织,现代意义上的国族-国家并不存在。清末“新政”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所进行的乡村建设,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传统的宗法政治,而今在村民自治制度尚未发育成熟之际,宗法政治又呈现出死灰复燃的态势。因此我国当前的国族-国家建构,应以实现国家政治的现代化为任务,着力对农村社会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非个人的行政权力代替宗族组织,以法律关系代替血缘关系,使农村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论国际法运行中的“趋政治化”――对“科索沃独立咨询意见”的反思………赵正乐(53

[摘要]根据人民自决原则以及现有的国际法规则,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是不符合国际法的。然而,国际法院对此发表了“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不违反国际法”的咨询意见。这反映了当前国际法运行中的“趋政治化”问题,即强权政治对国际法的过度干预和渗透。2005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总部发表的演讲中对“和谐世界”的阐述,为国际法“趋政治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借鉴――秉持“和谐世界”的理念,通过完善当代国际法体系、加强全球治理、积极推进联合国改革等方面的努力,构筑国际法制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以实现国际社会良法善治的愿景。

刑法上的产品责任问题探析………………………………………………郝艳兵,解永照(58

[摘要]我国刑法上产品责任的立法规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法益定位不当、“产品”的指涉范围过窄、缺乏危险犯的犯罪构成等,难以适应风险社会背景下保障产品安全的需要。鉴于国际上刑法中产品责任犯罪趋于危险犯扩大适用、一般性因果法则松动、严格责任原则被采纳,我国刑法关于产品责任的立法规定也应作出适当调整,由事后惩罚模式逐步转向事前预防模式。

刑事法制视野下的“缇萦上书” …………………………………………………秦正发(64

[摘要]在“缇萦上书”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探究了“缇萦上书”的法学价值,认为“缇萦上书”对当代律师刑事辩护的启示意义在于,律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最大化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应通过个案发现和检讨现存社会法律问题,推动立法改革,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做出应有的贡献;而“缇萦上书”对刑罚执行制度的启示在于,可从传统“代刑”推演出“间断罚”等现代刑罚执行变通方式。

・国学研究・

先秦儒学的两个路向――浅析孟子与荀子哲学思想之异同…………………………罗久(67

[摘要]在天论方面,孟子所言之“天”为义理之天,具有较浓的形上色彩;而荀子所言之“天”是自然之天,更接近自然主义。在人性论方面,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的行善天性被后天因素压制而不得发挥以至于在现实中有恶的表现;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的天然欲望不加节制的扩张常常导致作恶。在道德的起源和性质上,孟子认为道德必须是纯粹的,具有明显的反功利倾向;而荀子则认为利欲是促使礼义产生的基础,肯定功利在促进人的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孟子和荀子分别使孔子之后的儒家仁、礼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以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向,对后世宋明理学中的道问学与尊德性之争产生了深远影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释义辨正………………………………………………张韶宇(71

[摘要]对于《周易》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句,虞翻之直训、王弼形上之训、孔颖达“明道之大法”之训、朱熹“圣人做易自然之次第”之训、来知得“加一法”之训、王夫之筮法之训等,同异互见,各呈其妙,但释义均不尽通达。近哲高亨以天地释“两仪”、以“是”为“太极”之训简洁明了,思路却与宋明诸儒相同。实质上,从《易传・系辞》和《易纬・乾凿度》对此句的以经解经、以传解经以及刘大钧的考辨中可以看出,其要义在于合本体与功用为一体的哲学之思,诸家注解之异乃各取所需的结果。

论老庄“天人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王雷松(75

[摘要]老庄的生态伦理思想为解决我们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态智慧。“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老庄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其物我为一、知常知足知止及贵生尊生的内涵,包含着生态整体和谐思想、维护生态平衡原则和生态关怀精神。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遵循自然规律,践行绿色消费,尊重代际公正,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共存。

韦政通与中国思想史研究…………………………………………………………周良发(79

[摘要]韦政通对中国思想史研究有独到见解,认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存在孤立研究、主观偏误、牵强附会、墨守成规、复古意识浓厚、缺乏理性精神、时代意识不足等缺陷,其更新之道在于研究者应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和对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在中国传统思想基本脉络的宏观省察上,韦政通做出了孔子中心而老庄异质的思想定位,并将秦汉以降的中国思想史分为制度化儒学时代、佛教时代、儒学复兴时代3个阶段。他还认为,明清之际民本思想的空前发展与重视客观认知的精神共同促进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转换。韦政通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拓展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论域,其历史担当意识和关注现实的精神对当前的思想史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公共管理与社会学・

省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析………………………………………………………张宇飞(84

[摘要]近20年来,为克服传统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全国各地陆续展开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省管县体制改革,这对于减少行政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基层政府自主性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管理幅度与管理效度之间的紧张关系,省管县体制并非适用于任何地方,诸如如何重新定位地级市、垂直管理部门如何配套改革等问题,都表明此项改革应当审慎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抓住政府转变职能这一关键点、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通过法制方式来推行,这应是省管县改革的指导思想。

韩国医保适用人群扩大过程中的经济要素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侯圣伟(89

[摘要]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或推动医疗保障政策的实施。韩国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分阶段、分层次地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体制,最终有效解决了发展初期由遗留的医疗保险适用人群“碎片化”、“局部化”等问题而引发的医疗资源享有不均的难题。借鉴韩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我国应采取先试点再逐步全面推进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路,并注意建立法律基础,统合管理机关,采取差额征收保险费和扩大保障范围,实施医药分离和处方总额预算等方案,以推动我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医药卫生体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境外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参与老年生活照料的经验与启示………………程欣,许琳(95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照料问题逐渐凸显。从英国、美国、日本和我国香港的实践经验来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参与老年生活照料服务的模式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老年服务的主要方向。我们要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离不开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在行政、法律、资金、舆论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以及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我们应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老年生活照料服务事业,以建立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

大学生个体道德选择的社会控制…………………………………………………姜玲玲(100

[摘要]个体道德的选择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过程。社会系统对个体道德发展的控制,主要是对个体道德系统输入信息的制约。要对大学生的品德形成进行合目的性控制,使之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一要提升高校文化品位,改善校园信息环境;二要优化大众传媒营造的“象征性现实”,构建一个有益于大学生道德健康发展的社会信息环境。

・外国语与跨文化交际・

从间性思维看林语堂的翻译策略…………………………………………………陈奕曼(105

[摘要]翻译涉及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源语言与目的语、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扮演着“中介”的角色,这本身就是一种间性活动。因此将间性理论引入跨文化翻译,有助于化解翻译中的跨文化冲突。林语堂是成功进行跨文化翻译的典型代表,他有着致力于两种文化平等对话的间性思维,在翻译中立足于归化与异化之间,使其各自发挥效用,既保持源语文化的韵味,又充分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阅读需要,以“间”的态度对待其翻译的作品,为中西方文化间的沟通与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

从概念整合的角度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缺省……………………………………吴昊(109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当遭遇文化缺省时,会产生意义真空现象。遵循概念整合理论,面对文化缺省时引起的交流不畅,交际的源语方需要阐释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其投射到合成空间,以填补意义真空造成的交流障碍;而交际的另一方则应更多了解对方所在社区的文化知识背景,将其融入自己的文化认知图式,从而保证交流的通畅。

 

点击此处下载附件